当前位置  |   首页  |  品牌观察

​君品谈|朱松纯: 以原创为魂, 探智能之境

来源:酒说 文/酒说 品牌观察 2025/8/27 13:09:30 阅读:4019

从黄州赤壁的浪涛,到哈佛课堂的三页陈述,

他既是人工智能前沿的探路者,也是青年学子的引路人;

他以执着的信念穿越学术孤岛,以胸怀的格局回应国家召唤,

他的人生,是君子品格在理性与勇气之间的生动践行。

以真我,敬君品。由凤凰网、贵州习酒联合制作的大型文化IP节目《君品谈》第五季,本期对话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,走进他兼具理性与温度的科研人生。

求学与志向:从“人生黑洞”到“为机器立心”

朱松纯的人生并非一路坦途。1991年大学毕业之际,他曾陷入深深的迷惘。那时的他,虽成绩优异,却对编程等日常的技术工作提不起兴趣,甚至担心“一辈子碌碌无为”。据他形容,那是一种“人生黑洞”,害怕就此陷入庸常,终其一生没有成就感。

正是在这种困境中,他想起自己少年时代对物理学的憧憬。物理学家追求“大一统”理论来解释宇宙现象,朱松纯因此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:人工智能或许也需要一个统一的理论,去解释和模拟人类的智能。他由此认定:这就是他想用一生去追求的事业。

56406f06f23fbaef35566496393710a7.jpg

朱松纯向吴小莉讲述为何选择人工智能领域

君子立其志于道。为了这个梦想,他放弃了国内的保研机会,毅然给哈佛大学写下三页纸的自述。那不是一封求学申请的常规材料,而是他对于一生志业的宣言。他在文中写明自己所学的课程、困惑的未解之题,以及他对于人工智能“大一统”理论的设想。这份真诚与思考,最终打动了数学大师David Mumford,使他获得了进入哈佛深造的机会。

在哈佛求学期间,他靠全额奖学金维持学业,并将节省下来的生活费寄回国内贴补家用。学术之路艰难,却因为家国与亲情的责任而更添重量。朱松纯说,当时的驱动力并不是功利,而是一种执着的心愿,“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,可以挑战自己一辈子去追寻”。朱松纯的求学经历,是从“黑洞”到“光明”的过程,也是他以“心”为驱动、确立人生方向的关键一跃。

科研与担当:在抉择之间,回应家国召唤

学成之后的朱松纯,进入了世界顶尖的学术殿堂:先在斯坦福任教,后长期执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。他带领的实验室一度拥有三十多名博士生与博士后,项目经费甚至超过了整个系里其他教授的总和。然而,即便如此,他仍觉得心中的“大工程”无法在现有体制内完成。“大学的体量不够,公司也无法容纳,那就只能在新型研发机构中去做。”

这种思考在2020年前后变得更为急切。彼时,他已在学术前沿打下坚实基础,也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。他意识到,要真正推动人工智能理论和系统的突破,需要一个能够汇聚资源、跨学科协作的平台。

微信图片_2025-08-27_151221_947.jpg

朱松纯回忆为何会回国 

与此同时,国家的召唤与家庭的契机交织在一起。女儿朱易因备战北京冬奥会,选择代表中国参赛,这也让朱松纯一家更坚定了回国的决定。他坦言,这一选择背后有家庭的支持,更有国家的需要。“中国特别需要这样的领军人才。国家希望我回来,我觉得这是实现梦想的最好舞台。”

朱松纯放下海外的优渥条件,回到北京创建了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。在他看来,科学不仅是探索真理的道路,更是回应家国需求的担当。君子以义为重,这种“不以利害为衡,而以义理为先”的选择,是一次从个人理想走向民族担当的抉择。

哲思与君品:为机器立心,为人文赋理

回国后的朱松纯,在学术探索之外,更思考人工智能与中国文化的关系。他在著作《为机器立心》中,提出了一个颇具东方智慧的命题:人工智能不仅需要“理”的架构,更需要“心”的驱动。

“心”在中文语境里,有双重含义:一是人的情感、温度、价值;二是人的心智、认知、聪慧。他希望人工智能能在逻辑理性的基础上,逐渐接近这种兼具情感与智慧的“心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-08-27_151303_377.jpg

朱松纯讲述“为机器立心” 

这种认知,让他把“儒释道”的思想与人工智能的建模研究联系起来。比如,儒家讲“心即理也”,佛学谈“内求”,道家强调顺应自然。朱松纯认为,这些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并非对立,而是可以在人工智能的探索中找到新的呼应。他甚至尝试将音乐、美学与人工智能结合,提出“为人文赋理”,让艺术的美感通过数学模型得以表达。

这种跨学科的探索,显示出他对“人”本身的关怀。他强调,做人工智能,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性、服务社会,而不是单纯追逐技术的炫目。所谓君子不囿于功利,而是守望长远;不止于术业,而是追求道义。朱松纯的“为机器立心、为人文赋理”,是科学与人文的双向呼应,也是他个人“君品之道”的独特表达。

微信图片_2025-08-27_151300_130.jpg

习酒用匠人精神,酿造君子品质 

从“赤壁游子”到“人工智能重要开拓者”,从海外学术巅峰到回国建院担当,朱松纯的人生轨迹始终贯穿着一个关键词——“心”。立志之心,让他走出迷惘;担当之心,让他回应家国;仁智之心,让他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架起桥梁。

由凤凰网与贵州习酒联合出品的《君品谈》,向朱松纯致敬,向心怀理想、坚守担当的科学家致敬,向每一位在喧嚣中仍执着于信念的人致敬:愿我们在探索未知中不忘初心,于文明进程中书写光明。